微信扫一扫
关注北京致公
订阅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中国致公
订阅号
1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该怎么推进?来自致公党界别的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弘都院总规划师许槟提出三点具体建议,呼吁开展以首都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规划,为推进世界级城市群骨干构架和 ...[详细]
2022-01-061“天高云淡,我们漫步中轴线可好?”随着中轴线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推出了多项围绕中轴线的大型活动,人们对中轴线的关注程度也逐步提高。来自致公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央新影集团文化历史事 ...[详细]
2022-01-06一条运河串起古都千年文脉。如何让游客在饱览运河风光的同时,领略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底蕴,是来自社科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利慧今年提案关注的重点。“目前运河旅游的内容比较单调,主要以观 ...[详细]
2022-01-06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于1月5日开幕。1月4日上午,市政协委员陆续到北京国际饭店、好苑建国酒店、长富宫饭店这三个住地报到。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师毛颖梅报到时告诉北京青年 ...[详细]
2022-01-05市政协日前举行民主监督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委员们建议,疫情防控中管控区病人就医不应该是特例,而应该有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市卫生健康委就《关于加强 ...[详细]
2021-11-25“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北京市侨联副主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详细]
2021-03-0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当前时间表已明确: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 ...[详细]
2021-03-09●随着北京奥体中心倒计时牌上数字的不断跳动,离冬奥会只有11个月了,明年大年初四立春,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十四亿人迎冬奥,三亿人上冰雪”,这是当初申办时中国向全世界的承诺。迎冬奥 ...[详细]
2021-03-09关于发挥公立医院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建议陈仲强、委员号1578、 医卫界,45组新冠疫情的防控再次暴露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慢病防治工作薄弱,包括在大型三级公立医院内的疾病防控功能及队伍 ...[详细]
2021-03-09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8日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教授马一德回答了《法治日报》记者的提问,讲述了近些年来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法治化建设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世界 ...[详细]
2021-03-09“与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药不同,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二者无论从注册分类、产品来源、产品特性、作用 ...[详细]
2021-03-09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重大专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科技项目陆续启动,“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拉开序幕。“这些科研项目 ...[详细]
2021-03-09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度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筑牢原始创新的内核,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联动推进 ...[详细]
2021-03-09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全身健康。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建议,将口腔卫生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基层口腔疾病筛查和治疗管理。 “口腔中有超过700多种细 ...[详细]
2021-03-09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王卉雯)“基础研究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比较庞大的教 ...[详细]
2021-03-09